【媒体解读】人民网:“四好农村路”通万家
“要致富,先修路。多亏了现在党的好政策,千方百计让咱们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型农村真是利国又利民。这不,大家期盼多年的水泥路终于修通到了家门口。俺们的地也用上收割机了,以前村里路差,机器都进不了村。新型农村四好路畅通工程为咱们老百姓铺平了康庄大道。”指着自家门口刚刚修好的水泥路,浍沟镇大庄村简吴庄贫困户吴合山万分高兴。
“随着家乡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兴起,以前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再也没有了。现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到城里的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一半,就连卖粮食的价格都比之前高了一些,祖祖辈辈在这个庄子里呆了好几十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大庄村老党员吴西过激动地说到,以前村里的路实在是太烂了,庄稼收过后,都没人愿意来买,只有降低价格,群众们多少心里有些堵得慌,同样的粮食,卖不上价格,甚至有些小伙子找对象,一听是俺们村的,人家姑娘都不愿意来,感谢县委、县政府给我们村修建了水泥路,一下子我们拉庄稼、进进出出方便了。
提起村里原来的“泥水路”, 尹集镇田路村王井一组王春亚打开了话匣子:“因为路不好走,俺实话实说,以前收购粮食的都不愿到俺村来,俺村种的农产品在本村销售都要比其他村便宜的多,我卖鸡蛋都费劲车进不来,现在好了买鸡蛋的车一下能开到家门口。”
“以前晚上出去就是一抹黑,啥也看不到,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好了,宽敞的水泥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真是太方便了,晚饭后可以顺着村里的水泥路,散个步,舒缓一下筋骨,许多大嫂大妈还集聚在一起跳个广场舞。现在家家喝的是自来水,出门就是水泥路,不仅乡村环境整治得美,空气又好,我觉得咱农村一点也不比城市差啊。”夏楼镇陈潭村贫困户陈远昌不停地夸赞到。
大庄村党总支书记周继舜感慨地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村民们都知道。前些年村里也想通过筹资筹劳的办法修建村内道路,但由于筹资难,加上村级经济薄弱等原因进度较慢,近两年,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推进,不仅村村修通了水泥路,而且户户也修通了,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是党的好政策带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修的是路,富的是民,树的是碑,连的是心。”
农村公路的建设,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状况彻底改变,基本实现了不走“回头路”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农村路网的完善,做到了“走出去、进的来”。
据了解,2018年灵璧县共完成2409公里农村道路建设(畅通工程253公里、农村公路2155.8公里),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行政村村部、农家书屋、卫生室宽带接入、新建农民活动中心、安装路灯、新修集镇、村级下水道、农户改厕等与群众关系最密切、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