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659/202106-00003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1-06-22 发布日期: 2021-06-22 15:31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对五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048号提案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对五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04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06-22 15:31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07

尊敬的民进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宿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心。现对您的建议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认识宿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宿州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三年倍增“五年扩张”、3111”首位产业工程、制造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扩张、提质增效,逐步由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城市跨越。初步形成食品加工、轻纺鞋服、化工建材、板材家居、机械电子等传统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111”首位产业工程成效明显,一批首位产业加速形成。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市政府重点调度推进包括省级开发区在内的16个开发区建设,大规模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承接载体建设,加强水电路网气和配套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园区硬件基础,推动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对外产业合作日趋活跃,先后建成宿马现代产业园、萧泉工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泗涂现代产业园、宿徐现代产业园等产业合作载体。为下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二、查找宿州工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宿州工业经济比较弱小。与发达地区相比,宿州工业经济体量较小,表现为产业小、企业小、项目小,从产业看,目前我市尚无千亿产值产业,从企业看,产值超10亿元企业屈指可数,产值超50亿企业基本没有,从项目看,制造业投资项目大都为亿元及亿元以下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很少。

二是宿州工业经济结构不优。宿州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大都为食品、鞋服、板材、建材、机械加工等传统低端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抗风险能力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比较弱小,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只占全部产业的16%,在全省占比最低。

三是工业经济发展还比较粗放。在过去一段时间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部分地区和园区工业经济质量不高,表现在引进的工业项目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贡献,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小。

四是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如在企业项目建设方面,还存在施工图审查不能与环评、安评等并联审批,且审查时限较长,与国家简化和取消图审实行设计单位负责制的改革精神相违背。

三、明晰下一步重点工作举措

一是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首先要做好推进徐宿同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发挥徐宿两地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促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落实到工业领域,就是要深化徐宿现代产业园、萧泉工业园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和载体建设,加速承接徐州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重点做好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承接工作,全面对接上海张江高科,深化与马鞍山、当涂合作共建工业园区,加速先进制造项目引进;进一步谋划与江浙沪发达地区产业合作,推动先进制造项目承接落地。

二是坚持坚持高质量规划引领,加速打造首位产业。结合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各地重点发展产业方向,围绕发展重点,持续谋划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和一批强链延链补链的产业链重点项目,通过推进产业规划和项目谋划,进一步明晰重点产业发展路线,提升产业发展有序性,推动重点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三是坚持工业强市总体战略,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坚持工业强市总体战略不动摇,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深入分析沪苏浙产业转移趋势和特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路线图,明确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培养锻炼一批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多路出击重点招引一批投资额10亿元以上行业知名度高、产业带动力强、投资体量大、项目成功率高的重大项目。

四是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聚焦工业园区发展经济主战场,进一步转变园区管理职能,剥离园区社会管理职能,赋予园区发展工业更大自主权,加强园区整体规划,推进园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强化园区水、电、气、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和企业员工吃住行购娱等生活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将支持政策、保障要素向园区集中,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

五是坚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复制可操作性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考察学习合肥、滁州、芜湖等地近年来发展工业经济成熟做法,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支持政策、工业人才培养、重大项目招引、基金+基地建设、重要保障要素、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成熟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复制应用成功经验,减少走弯路错路,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六是坚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创业高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继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建设,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便利。通过对标对表一流标准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